净土寺院的殿宇:寺院正中的大殿及其后面的双重殿宇,均为四阿顶,顶上的斜脊弧线舒展,正脊两端有鸱尾。面阔五间,副阶(殿周围的廊子)一周,殿屋有三间,开直檑窗,窗内挂绿窗纱。柱上有阑额两重,斗拱画得及其规范工整,是盛唐斗拱技术成熟的标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324 › 素材库 - 素材
節度押衙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守□(紫)□(亭)镇遏使鄧□□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8667 › 素材库 - 素材
扬帆前进的双尾楼船:第12窟建成于公元869年。在善友太子入海求宝的故事画中,绘有两只相同的双尾楼船。右面一艘船为方头平底,双尾较短,尾尖向后翘起,有桅、有帆,前部有船夫二人作撑篙状;船舱中的楼阁为两层,下层为四角亭形,上层实为帐式屋顶之榻辇座,有三人坐于榻辇上。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336 › 素材库 - 素材
《十轮经》:前后二译:1、失译者名(今附北凉录)《大方广十轮经》8卷15品;2、玄奘于永徽二年(651)重译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10卷8品。2、译本内容基本相同,而玄奘译本更通顺流畅些,《十轮经》受到三阶教的重视,三阶教的地藏菩萨信仰、末法思想等多取自该经,信行还撰有《十轮依意立名》、《十轮略抄》《开元释教录》卷18)就有《十轮经》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13 › 素材库 - 素材
窣堵波:塔身为钟形,下有两重台基,正面有阶道,塔身正面开火焰形龛,平头上是扁平的覆钵,上置七重相轮及火焰宝珠。塔刹比例高大。此类塔形,多见于中亚各地。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548 › 素材库 - 素材
四阿顶宫门:“未生怨”故事中阿阇世王子囚父的场面。阿阇世命人押父进宫门,宫门位置内收,两侧呈“凹”字形,门屋有三阶,上为四阿顶,符合帝王之居所用的高规格建築等级。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282 › 素材库 - 素材
位于五台山图中部。寺院建筑形制,平面作正方形,前面正中设山门,周围有回廊,向外开窗,四角置角楼、为歇山顶二层楼阁。寺内中央建佛殿,为歇山顶二层楼阁,台基较高,正面设阶道,殿侧僧俗人们在交谈。寺以青色绘屋顶,石绿色绘屋脊,檐边,土红色绘屋柱、斗拱和窗棂,色彩鲜明醒目。屋脊上莲蕾鸱吻和周围点缀着图案化的芭蕉、菩提树、柳树。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520 › 素材库 - 素材
这是位于主殿两侧的配殿之一,为歇山顶二层单檐楼阁,四面设柱,旁边开门,上下有阶道和伸出的勾栏,柱外挂卷帘。配殿与侧面的二层殿、庑廊相接并通于主殿。上层楼阁有虹桥与下面平台相连。佛与菩萨、天人活动其中,隔水听主尊说法。这种架在宝池中以楼阁为配殿左右相对的格局,在初唐壁画阿弥陀经变中就已经出现。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74 › 素材库 - 素材
佛母回宫象舆:图中的象舆见于屏风画佛传故事画中,除本图所见三乘之外,画中还有近十乘象舆,均为须弥方形座,榻辇上又置四角亭,乘坐者置身于亭内。这里所选为佛陀释迦牟尼降生后,佛母摩耶夫人回宫时的情景之一。此佛传故事画中还有象舆数乘,虽表现情节不同,但象舆的形式基本一致。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56 › 素材库 - 素材
净土寺院:净土寺院的前面是一座“十”字形平面的重檐歇山顶殿堂,两旁各有一座重檐攒尖顶的方亭,其间由曲桥连接。廊道之中建重檐歇山顶大殿,殿前左右有“十”字形宝池,池中建二层楼阁。此窟是西夏时期的代表洞窟,画风与山西繁峙岩山寺的金代壁画相似,显然是受中原画风的影响。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644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