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窟始建于西魏,后经北周、隋、初唐、回鹘、清代时期重修。洞窟的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为人字坡顶(已塌毁),后部为平棋顶。窟室中央为方形中心柱,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龛内北壁残存化佛菩萨火焰纹背光,两侧各画弟子一身。龛外两侧分别为唐代画的日月及云中坐佛,下底层存西魏残画。龛楣图案尤其有特色,它不同于北魏常见的火焰纹图案,而是保存完整的弥勒上生经变,是西魏时期的原作,与莫高窟西魏时期的第288窟龛楣莲花供养化生图案风格相近。弥勒上生经变这一题材在敦煌石窟龛楣画中并不多见。画面中,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身旁站立二听法菩萨,周围还有十身飞天环绕飞舞,散花奏乐,一派恬静的佛国仙境。在画面左侧,还有一身人物做手足倒立的动作,画工大胆用色,把人物形体涂染出来,整个画面看上去十分夸张诙谐。敦煌石窟中同一时期的作品大多以土红色为底色,而这一幅则是在大面积深绿色的底子上作画,亦为少见。在西侧墙壁留下来的一组朱墨白描伎乐飞天线描图最为传神。飞天手持琵琶、箜篌等乐器,身形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把飞天的轻盈、飘逸完全体现出来,同时也体现出画师绘画技艺的高超,这幅作品也是西千佛洞的代表作。北壁为鹘画涅槃图,画面中佛的形体较大,右胁而卧,着田相袈裟,周围有众多举哀弟子,脚部周围有几身世俗人的形象。画面以土红色为主色调,佛的面部五官间用石绿勾勒。此窟南壁东侧绘有初唐说法图,这幅画面内容简洁,但无论构图、设色、人物造型堪称佳作。神态端庄、目光慈祥的佛陀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身边二胁侍菩萨婀娜窈窕,着装华贵艳丽,从画工着色晕染手法,我们似可以看到菩萨着装的质感。说法图下方绘供养人像。在这幅作品右上角留有“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朱墨题记,也为断代提供了参考。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3.0009 › 资源库 - 洞窟
第五七窟南壁中央画一铺说法图,四周画千佛,下部画供养人(大部分已残毁)。说法图为阿弥陀佛说法图,这铺说法图中佛、菩萨、弟子等形象达十五六身,除了主尊佛像和两身大菩萨以及身材较小的天王外,其余的人都仅露出半身或露出头部。中央的菩提宝盖下,阿弥陀佛结跏趺坐,手施无畏印说法,座前设熏炉,左右有双狮守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侍立两侧,弟子及圣众排列身后,金刚力士护卫于前,飞天翱翔于彩云中。两大菩萨均面向观众,左侧观音菩萨头戴化佛冠,项饰璎珞,两手上举,配合着微微低下的头,神态矜持。在观音菩萨后面的三身菩萨虽然只露出头部,但面容秀美,神情各异,特别是靠近佛像的一身菩萨,手托莲花,头微侧,目光向着观众,神态娇媚。说法图中金刚力士身材短小,上身半裸,赤足,手臂和腿肌肉突出,双眼圆瞪,张口欲吼,手持金刚,神态威武。说法图上方菩提树两侧各有一身飞天,他们体态轻盈,随着翻卷的彩云自由地飞下来。此图构图紧凑,人物众多,描绘精致,设色富丽。南壁下部的供养人大约为晚唐所绘,大部分已模糊不清,这两身供养人跪在方毯上,手持香炉,神情虔诚。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57 › 资源库 - 壁画
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捧花盘,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空中飞游的燕子,虽已氧化变黑,却表现出了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72 › 素材库 - 素材
双叶忍冬波状连续纹:忍冬纹叶片细长,两叶相向并行,形成流畅的曲线,显得轻盈华丽。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177 › 素材库 - 素材
图中一排十二身的飞天,一改早期人物的古朴稚拙,身体清瘦修长,为中原特有的“秀骨清像”造型。东西两端各有一身作散花供养状,其余十身均持乐器,有齐鼓,腰鼓,竖笛,横笛,排箫,笙,直项琵琶,曲项琵琶,阮,箜篌,为北魏以来持乐器品种最多的一组飞天伎乐。东起第一身和西起第一身,这两身徒手而舞的飞天,尤其西起这身飞天,发髻高耸,身材窈窕,具有较浓厚的汉风,右臂垂侧左手置于嘴边,似正在合唱音乐唱歌或呼唤,飘拂的长裙和流动的浮云,承托其轻盈美丽的身影。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330 › 素材库 - 素材
飞天身体轻盈,姿态优美舒展,长裙裹足,巾带随风飘扬,虽晕染变色,但安详欣喜的眉目、装饰华丽的璎珞臂钏仍清晰可见,华丽而别致。在蓝天的衬托下,美不胜收。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69 › 素材库 - 素材
释迦佛结跏趺坐束莲座说法,面部晕染色彩极为鲜丽。胁侍菩萨面相圆润,神情庄重,头挽高髻,长发覆肩,手托花瓶,披帛严身,罗裙透体,风姿轻盈潇洒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75 › 素材库 - 素材
南北两侧相对的飞天,在充满飞天和云彩的天空中翻飞翱翔,有的双手托花飞腾而上,有的侧身轻盈而下,都朝着佛像飞来,动作各异,优美多变的飞动,烘托出热烈的气氛。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520 › 素材库 - 素材
飞天:此身飞天手托莲蕾,穿梭于佛国楼阁之间。体态轻盈灵动,气息欢快活泼,突显净土世界歌舞升平的曼妙场景。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340 › 素材库 - 素材
四身飞天分别从两边飞来,身体轻盈,动作自由。左侧的一身蓄八字形胡须在吹排箫,一身敲方响;右侧的一身吹横笛,一身在演奏琵琶。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684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