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创建于盛唐(中唐、宋、元重修),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主室近方形,窟顶藻井画云头牡丹井心,周围方胜纹、半团花、菱形纹、团花、鳞纹、垂角铃幔帷边饰以朱、青、绿敷色叠韵,色彩浓艳厚重,保存犹新,四披千佛。南壁画千佛中央释迦说法图一铺(1924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劫两方)。西壁龛内塑像仅存浮塑背光、一弟子、二菩萨。龛顶弥勒说法中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依次而立,天王身着锁子甲、髀裈,为说法图中仅见。龛壁化八弟子、二菩萨,菩萨服饰华丽;龛外两侧绘观音。北壁画三联式布局之观无量寿经变,中间是“极乐净土”内容,两侧为“未生怨”、“十六观”,形式与阿弥陀经变相类似,此画着力于突出宝池中莲花花生、祥禽瑞鸟与伎乐之描绘,境界优雅,色彩以青、绿、黑为主,色调清淡,为盛唐同类经变题材之一风格。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320 › 资源库 - 洞窟
第五七窟北壁的布局与南壁一致,也是中央画说法图一铺,周围画千佛,下部画供养人。上部的千佛烟熏变黑,下部供养人也已模糊。中央的说法图保存较好,阿弥陀佛结跏趺坐,扬掌说法。佛像右侧的弟子迦叶身着袈裟,不经意地手托鲜花,正虔诚地听佛说法;佛左侧弟子阿难面朝佛像,双手捧着长茎莲花,神态恭谨。迦叶旁边提净瓶的观音菩萨,侧身向佛,头微微低下,轻抚衣带,神态安详;大势至菩萨则是面向观众,一手上举,一手持花自然垂下,双目下视,神态温婉。下面七宝水池中碧波荡漾,莲花盛开。说法图中的飞天张开双臂,身体呈弧形飞下。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57 › 资源库 - 壁画
西壁开一盝顶帐形佛龛,龛内塑像已毁。
佛龛顶部绘十字金刚杵团花纹样。佛龛西披画坐佛三身(存二身),化生童子一身,东、南、北披各画坐佛三身。龛内西壁上画卷草、垂幔,下画屏风四扇,画有弟子六身。北侧两扇上所画弟子,前一身是年长的迦叶,长眉高鼻,身着山水纹袈裟,足穿赭色僧履。其身后的两个年少的弟子,恭立一旁。佛龛南、北壁上端画卷草、垂幔,下端画屏风各三扇,每扇画菩萨一身。
龛沿画草石榴边饰。
龛下发愿文一方,两侧画比丘供养像一身、比丘尼供养像二身、男供养人像二身、女供养人一身。
龛外南、北两壁画毗沙门天王各一身。
西壁龛下原有发愿文一方(现已模糊不清),知该窟建成于咸通十二年(871年)。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07 › 资源库 - 壁画
门上残存毗沙门天王赴那吒会一铺;门北画北方天王一铺,一手托塔,一手持枪,头戴冠,身着吐蕃长身甲,脚踏夜叉,前有天女献花,后有神将护卫。南上角五代画佛二弟子;门南画南方天王一铺,天王为汉像,全身盔甲,右手持剑,左手作印契。北上角五代画观音立像一身。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2.0025 › 资源库 - 壁画
中央凿一圆券形大龛,两侧各有一小龛。龛外壁面给有护法诸神。南侧上部与窟顶连接处绘有一个白色圆轮和六个白色椭圆形轮,内绘日天及其眷属形象。日天有头光,着高髻,双手合十,端坐于一驷马二轮厢车中。驷马两两相背,分牵车厢两端,反向则驰。在日轮下面,画一辆三凤驭车,凤车上有两力士,一前一后,其中前者一手持一人面盾牌,一手向上扬起,后者高举双手,作托举状。北侧上部绘月天及其眷属。由于画面剥落严重,现仅能识断头戴宝冠的月天呈正面姿坐于车厢内,双手交叉于胸前。车轮南侧还残存两只鸟头和翅膀的部分。在月天的圆轮下面,绘一由三只狮子牵拉着车,车厢内有二身力士,一前一后,后者高举双手,作托举状。三龛间壁面绘有护法诸天、菩萨、天王诸形象。 中央大龛与南侧小龛壁面绘有三面的梵天形象、三眼的帝释天形象,外侧壁画绘婆薮仙人;中央大龛与北侧小龛壁面所绘的摩醯首罗天形象三头、六臂,半侧身骑坐于白牛背上。其下绘骑孔雀的鸠摩罗天和象鼻人身的毗那夜迦神。两侧壁而下方各绘两身手执矛枪、身着铠甲的天王形象。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85 › 资源库 - 壁画
东披画伏羲,女娲、飞廉、飞天、十三首的瑞兽等,下画山居禅僧八身。画面中央为二力士共举莲花摩尼宝珠,宝珠两侧的伏羲、女娲均人首、人身、蛇尾,腹部各绘一圆轮。身着大袖袍服,披长巾,手持规、矩和墨斗。 其两侧及下方绘乌获等各种形象。在这些形象之间,云朵、花朵点缀其间。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85 › 资源库 - 壁画
甬道北壁上部浮塑出一排方格,每一格内绘有佛像一身,画面东侧和下部残毁。上部绘二十八宿,其形象基本一致,均作文官打扮,双手持笏,四身一组侍立于彩云之中,现存五组。下部绘九曜星神,九曜星神仅存四身,从东到西,第一身仅存胸部,身份不明;第二身为文官打扮,头冠有羽,手持花果,疑为木星;第三身文官相,手持笏板,从手臂处涌出一朵绿色云彩,蛇形上升到其头部东侧,云上绘一红色圆形物,疑为太阳;第4身为妇女形象,怀抱琵琶,是金星。画面西侧下部有两排僧人供养像,上下各5人。供养人画像题记全是用汉文和西夏文对译并书,均是“助缘僧”供养像。在九曜星神和助缘僧之间,绘有一身着红色披肩袍服的人物形象,仅存上半身,身份不明,头部西侧有榜题一方,模糊不可识读,身后有一比丘手持伞盖。在二十八宿和九曜星神及助缘僧中间穿插绘黄道十二宫,每一宫作一圆圈,在圆内画出代表此宫的形象,现存九座,从东至西为:白羊宫、天蝎宫、天秤宫、室女宫、摩羯宫、人马宫、金牛宫、宝瓶宫、狮子宫。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61 › 资源库 - 壁画
这是目前所见敦煌经变画中舞伎人数最多的一幅,他们在璀璨的灯轮灯树下,站在小圆毯--舞筵上,肩披绕臂长巾翩然起舞,舞姿矫健奔放。左面一对身着类似武装美服的舞伎,背向而立,一腿后勾,一手用力向上托伸,一手侧垂作”提襟“图。舞姿刚劲矫健,分明是一幅”健舞“图。”提襟“至今仍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武将,武旦等角色常用的舞蹈动作。”提襟’亮相给人英武豪雄之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555 › 素材库 - 素材
天女头戴花冠,身着宽袖襦裙,有云肩,外披长帔巾,系宽腰带,前重襳褵,腰的侧面可见有羽状物的装饰。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813 › 素材库 - 素材
长城、关隘及戍边官兵:此图绘于公元七世纪末的武周时期,为“十轮经变”的一部分,表现商旅来往出入关口的情景。长城上无女儿墙设置,这与河西一带今存唐代以前的城墙遗址是一致的;沿长城设有关隘一座,关前有一歇山顶回廊式建筑物,似为关口,内有身着甲胄的兵士及着便装的商人若干,当为守关官兵为过往商人办理出入境手续的情景。此图画面虽已模糊,但规模庞大,内容全面,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804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