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窟始建于西魏,后经北周、隋、初唐、回鹘、清代时期重修。洞窟的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为人字坡顶(已塌毁),后部为平棋顶。窟室中央为方形中心柱,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龛内北壁残存化佛菩萨火焰纹背光,两侧各画弟子一身。龛外两侧分别为唐代画的日月及云中坐佛,下底层存西魏残画。龛楣图案尤其有特色,它不同于北魏常见的火焰纹图案,而是保存完整的弥勒上生经变,是西魏时期的原作,与莫高窟西魏时期的第288窟龛楣莲花供养化生图案风格相近。弥勒上生经变这一题材在敦煌石窟龛楣画中并不多见。画面中,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身旁站立二听法菩萨,周围还有十身飞天环绕飞舞,散花奏乐,一派恬静的佛国仙境。在画面左侧,还有一身人物做手足倒立的动作,画工大胆用色,把人物形体涂染出来,整个画面看上去十分夸张诙谐。敦煌石窟中同一时期的作品大多以土红色为底色,而这一幅则是在大面积深绿色的底子上作画,亦为少见。在西侧墙壁留下来的一组朱墨白描伎乐飞天线描图最为传神。飞天手持琵琶、箜篌等乐器,身形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把飞天的轻盈、飘逸完全体现出来,同时也体现出画师绘画技艺的高超,这幅作品也是西千佛洞的代表作。北壁为鹘画涅槃图,画面中佛的形体较大,右胁而卧,着田相袈裟,周围有众多举哀弟子,脚部周围有几身世俗人的形象。画面以土红色为主色调,佛的面部五官间用石绿勾勒。此窟南壁东侧绘有初唐说法图,这幅画面内容简洁,但无论构图、设色、人物造型堪称佳作。神态端庄、目光慈祥的佛陀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身边二胁侍菩萨婀娜窈窕,着装华贵艳丽,从画工着色晕染手法,我们似可以看到菩萨着装的质感。说法图下方绘供养人像。在这幅作品右上角留有“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朱墨题记,也为断代提供了参考。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3.0009 › 资源库 - 洞窟
前者戴宝冠,有云鬓,红腰裙配以纱縠翠裙,后者蓝腰裙配以石榴裙。色彩艳丽,婀娜多姿,应仿自民间歌舞伎乐的服饰。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871 › 素材库 - 素材
于阗公主是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之妻,身著高贵的唐制礼服,头戴高耸的大型莲花凤冠,上有花钗步摇,身穿翟衣和帔巾。凤冠和项饰上镶满翠玉宝石,显示出于阗国盛产宝玉的地方特色。脸部也仿效汉装,精心化妆和贴花钿,既大且密。其装束高贵而艳丽,表现出显赫的身份和地位。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991 › 素材库 - 素材
山林中的野兽:山林中,狼与山羊相对峙,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增添了山水画的情趣。动物的形象以较淡的色彩画出,山峦则用艳丽的色彩染出,突出山水的装饰作用。树木的画法已注意到树干与枝杈的特征,由于色彩脱落,树叶本来的颜色已看不出。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197 › 素材库 - 素材
供养菩萨头戴三珠宝冠,两鬓作燕尾状,长披巾兼作袿衣之饰,垂襳髾,衣裳下部缀髾饰。一菩萨宽袖,穿笏头履;一菩萨直袖,穿高墙履。其服饰色彩艳丽,应来源于当时北朝贵族妇女的装束,与南朝妇女的飞襳垂髾式华服相比,其风格显得更加简约明快。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793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