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壁绘维摩诘经变一铺。画面以“品字形”排列,窟门上方为“佛国品”的内容,维摩诘与文殊菩萨分别位于窟门两侧。窟门上方画面中央绘释迦牟尼佛倚坐说法图一铺,佛右下侧描绘宝积长者并五百子持七宝盖献佛的情景,说法图的北侧,绘佛趺坐说法图一铺,描绘的是“香积佛品”中的香积佛国。说法图的南侧,绘“菩萨行品”中维摩诘以神通力手擎大千前往佛所的情景。窟门南侧画面以维摩诘为中心,上部描绘“不思议品”中的“借座灯王”情景,中部绘“问疾品”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北侧绘“观众生品”中的天女与舍利弗,维摩诘下方绘“香积佛品”中献香饭的化菩萨与“方便品”的王子官属等人。下部绘“权方便品”的情景。窟门北侧画面则以文殊菩萨为中心,上部绘前来问疾的文殊菩萨及其身后随行的佛弟子,文殊菩萨南侧绘手持塵尾的吉祥天女,中部描绘“方便品”中前来问疾的帝王和侍臣。下部模糊。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03 › 资源库 - 壁画
上画千佛,中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2.东晋扬都出金像(大部被美国人华尔纳盗劫破环);3.隋文帝迎昙延法师入朝,下画菩萨七身。 南壁西侧上部画西晋石佛浮江故事。由西端开始:1、画二佛立于水面上,僧俗数人在岸上作礼拜状。2、下面画道士扬幡设醮迎接。3.以东画吴县人朱膺和东林寺僧人雇船载石佛去通玄寺,江岸僧俗妇孺纷纷往迎、跪拜。 南壁中上部画东晋扬都金像出渚故事。图中左、中、右分别画光芒四射的佛像、莲座、佛光,画面与故事中得金像、得趺座、得佛光的描述相吻合。位于得趺座的场面之下,莲座下方一叶小舟,扬帆海上,舟中有比丘和船工数人,就近迎接佛像。画面中迎佛的大船画面已被华尔纳劫走,现仅存两名纤夫和迎佛的僧俗人众。 南壁东侧上部画昙延法师祈雨的故事。由4个画面组成,呈“凹”字型排列:1、画肩舆中坐一僧人,六名轿夫弓身抬行,榜题为“帝迎法师入朝时”。2、画一帝王向一僧人行礼,帝王后侍臣四人,其中一人持曲柄华盖。3、上画宫殿内一僧人坐高座上,殿前阶下一帝王率领臣属五人跪拜施礼,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4、上画城内大帐中,一僧人坐高座上讲说,前有一帝王坐胡床上恭敬聆听,五人侍立左右。又画一舍利塔大放光芒,榜题为:“延法师于塔前与文帝说涅槃经并造疏论讫感舍利塔三日放光”。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323 › 资源库 - 壁画
上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与张骞出使西域;2.释迦浣衣池与晒衣石;3.佛图澄之神异事迹;4.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5.康僧会感应故事,下部画菩萨七身。 北壁西侧上部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共由4组画面组成,呈“凹”字型排列,每个画面旁均有清晰榜题,表现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1、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殿堂,内有两个站立的佛像,殿堂正面额匾上有“甘泉宫”三字,下方画帝王、臣属持香炉或笏拜谒。2、皇帝骑在马上,左右臣属八人,一人手持曲柄华盖。张骞持笏跪拜辞别,后有从者持节牵马。3、张骞行进在途中。4、远处有一城郭,二和尚立于门外,城内有佛塔。此幅出使图中,张骞一行乘骑半藏山后,表现了山重水复的效果,体现出张骞等人的艰辛,情节、环境相互映衬。 北壁中上部偏西侧画佛陀洗衣池和晒衣石圣迹故事。1、释迦摩尼右手提袈裟立于水边。2、有天女从天空飘飘而降,准备替佛陀清洗袈裟。3、方石旁有一个不信佛教的外道婆罗门,赤裸上身,光着脚,跳踩和弄污方石。4、石上有乌云,云中雷神正击鼓鸣雷。5、方石的右下角再画婆罗门被雷电击毙。6、方石的另一侧有两位天女正在洗石。 北壁中上部偏东侧画高僧佛图澄的故事,以上中下三组画面表现佛图澄的神异事迹,上画佛图澄立于七层塔前,合十向人们解说塔檐的风铃声音有异,指出这是不详之兆,预言石虎和石韬将要火并。中间画一帝王,上有华盖,坐在胡床上与臣属观看僧人施法,这个场面是佛图澄为石虎说法时,幽州四城门起火,佛图澄使神力用酒灭火的情景。左下画一僧人赤裸上身,坐在水池边,正在洗肠的情景,据《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记载,澄左乳旁有一孔,有时肠从中出,或以絮塞孔。夜欲读书,辄拔絮,则一室洞明,又斋日辄至水边,“引肠洗之,还复内中”。 北壁佛图澄故事右下角画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阿育王是公元三世纪中印度摩揭陀国国王,笃信佛教,大造佛塔。画面画一帝王率臣属礼拜六塔,下跪者是阿育王,由于该塔是外道之塔,受不起信佛教的阿育王一拜而倒塌。 北壁东侧上部画康僧会故事。康僧会是三国时代的高僧,主要在江南弘扬佛法,在佛教南传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故事由四组画面表现:1、画康僧会坐鼓帆小舟,顺风而行下江南来到东吴。2、最下面画一帝王向僧人跪拜合十,表示孙皓下跪迎接穿袈裟的康僧会。3、中间画一大帐,账内莲座上舍利放光芒,账外帝王与僧人作谈论状。表示吴人本不信佛教,吴王孙权召康僧会问佛有何灵验,康僧会遂以神力获舍利,光明四射,吴王乃信,立建初寺。4、画一寺院,院外僧人观看并有人运送木料,当为建初寺修造的情景。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323 › 资源库 - 壁画
东壁门上绘三佛说法图一铺。门北绘无量寿佛一铺,佛陀身著通肩红色袈裟,坐金刚宝座,头光现化佛,背光内飞天飞舞。头顶悬华盖,华盖下有愿文榜题,说法图下绘男供养人十三身,女十四身。门南绘无量寿佛一铺,下有榜题:“无量寿佛”有四协侍菩萨,有的捧莲花,有的手持忍冬供养佛。从现存能辨认的题名看,佛右侧为“无尽意菩萨”“观音菩萨”,左侧为“文殊师利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上部佛弟子,右侧为“阿难像 ”和“舍利弗之像”,左侧为“摩诃迦叶之像”和“目连之像;有的持经卷,有的捧莲花,有的双手合十虔诚供养。说法图下画男供养人十四身,女十三身。东壁底层露出西魏绘药叉。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85 › 资源库 - 壁画
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绘五铺大型经变。自西向东依次绘有密严经变、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华严经变、思益梵天请问经变。经变的构图图式均沿袭前期经变画的固定图式,即封闭式、开放式和对称式三种基本形式其中《华严经变》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描佛于“七处九会”说法的场景,下部分表现“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每一处内容皆有详细的榜题说明。下部分东起依次绘女性供养人16身、屏风画佛传故事9扇。佛传故事画西起第一扇“夜半逾城”等、第二扇“太子剃发出家”等、第三扇“车匿回城”等、第四扇“乳靡供奉”等、第五扇“树下降魔”等、第六“初转法轮”等、第七“度脱人、天”等、第八“树下涅槃”等、第九“供养舍利”等。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61 › 资源库 - 壁画
北壁绘长达八米的涅槃经变,场面众多,气势宏大,绘有最后一次说法、入棺、众生举哀、八王争舍利、起棺、火化等众多的故事情节,是北魏时期最大的一幅涅槃经变。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4.0127 › 资源库 - 壁画
尒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九十二億,遊戲神通□□具足不退,以本□故,隨□教化眾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533 › 素材库 - 素材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鵠、孔雀、鸚鵡、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如(如是)音已,念佛念法僧囗囗囗囗(舍利弗汝)勿谓此鳥實是罪報所生囗囗囗囗(所以者何)彼佛國土无三恶趣,是諸衆生(鳥)皆是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變化極妙㽵嚴。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29 › 素材库 - 素材
彌勒下生成佛經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上與大苾芻眾俱爾時大智舍利子法將中最哀愍世間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欲少諮問願垂聽許佛告舍利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349 › 素材库 - 素材
阿弥陀经变:经变亦称西方净土变,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据《阿弥陀经》绘制而成,阿弥陀经变没有任何小故事,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极乐”,因而在壁画中艺术家之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43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