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窟建于唐前期的景龙年间(707-710),也即敦煌历史上的初、盛唐之交。此窟为唐代敦煌望族阴氏家族所建的功德窟。晚唐、五代重修部分壁画,清重修塑像。主室为覆斗型顶,窟顶藻井绘团花井心,卷草、垂幔铺于四披,四披绘千佛(部分被毁);西壁开一平顶敞口龛,龛内现存唐塑清修趺坐佛一身、菩萨画像四身,弟子画像八身,龛外南侧北侧各绘菩萨一身。龛北土台南向面存唐代敦煌望族瓜州刺史阴嗣璋家族的嗣琼、嗣王供养画像及题名。南壁画面中央方框内绘佛说法图。说法图上部绘须弥山,山上有八座殿堂建筑,说法图的东西两侧及下方绘有30多幅以绿色山野为背景,含有人物和建筑的小画面。各画面都有一条或数条长条形榜题,文字不识。说法图下方中央有一方榜题,部分文字可判读。壁面下部剥落严重,壁面右下方绘胡貌形象人物一身。学术界对该壁画面内容的认识也存在争论,有“法华经变说”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说”。本解说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说”为准。北壁通壁绘观无量寿经变一铺,画面大体分为三部分,中部的阿弥陀净土、西侧和下部的未生怨、东侧的十六观。东壁通壁绘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东壁门上正中绘释迦在灵鹫山说法场面。南北两侧上部主要绘观音救诸难,下部绘观音三十三现身。门北沿有五代时期抹壁改绘一身比丘洪认供养像。甬道为盝形顶,南北披晚唐绘地藏与十王各五身。南北壁画供养人各二身。前室残,后代重绘。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17 › 资源库 - 洞窟
建于盛唐。覆斗形殿堂式洞窟。主室窟顶画团花井心,周围圆形网幔,四角各一飞天,四披画千佛。西壁开一平顶敞口龛,龛内塑一善跏坐佛及二弟子四菩萨,均为清代重修。其中二菩萨为半跏趺坐,余为立像,背光两侧画六弟子,龛顶画菩提宝盖,龛外两侧塑二天王,龛外南、北侧龛沿处画二天女。南、北壁画巨型观无量寿经变各一铺,北壁画面人物、建筑之布局及空处理更为悦目。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初唐经变画比较,人物的组合,建筑的布局,以及透视关系的处理,都已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透视的画法,中部大殿是建筑主体,画成仰视,显得高大;两侧配殿,画成俯视,利于表现其广阔;后部楼阁,则取平视,显得深远,从而使视点大致集中在中轴线偏上的部位,略有焦点透视的效果,使人感到真实亲切,遂使图中殿堂、楼阁、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东壁门上画净土变一铺;门南上画地藏观音等四菩萨,中普贤变,下模糊;门北上画药师等四菩萨,中文殊变,下宋画女供养人一排(模糊),其中背景山水云霞缥缈,一气呵成波澜起伏之水纹,反映出此期线描、晕染相结合运用于山水画之成就。甬道盝形顶中央画团花图案,南、北披宋画垂幔,南壁宋画供养菩萨三身(模糊),中部为第173窟窟门;北壁宋画供养菩萨四身,存三身。前室顶残存宋画经变;西壁门上宋愿文题榜两侧画毗沙门天王赴那吒会,门南宋画维摩诘经变,门南文殊,门北维摩诘;南壁宋画千手眼观音一铺,中被凿成穿洞,画面残损严重;北壁宋画千手钵文殊一铺,中被凿成穿洞,穿洞上画趺坐五方佛一铺。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72 › 资源库 - 洞窟
东壁门上画净土变一铺; 门南上画地藏观音等四菩萨,中普贤变,下模糊; 门北上画药师等四菩萨,中文殊变,下宋画女供养人一排(模糊)。 盛唐后期,文殊、普贤分列壁面两侧的形式已经出现,此窟文殊、普贤侍从眷属左右簇拥,构图渐趋复杂。文殊变的上部,以山水为背景,此山背景应是五台山风光。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72 › 资源库 - 壁画
南壁画面中央方框内画佛说法图。说法图上部绘须弥山,山上有八座殿堂建筑。说法图的东西两侧及下方绘有30多幅以绿色山野为背景,含有人物和建筑的小画面。各画面都有一条或数条长条形榜题,文字不识。说法图下方中央有一方榜题,部分文字可判读。壁面下部剥落严重。壁面右下方绘胡貌形象人物一身。学术界对该壁画面内容的认识也存在争论,有“法华经变说”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说”。本解说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说”为准。画面中央方框内画佛说法图中,佛结转法轮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从佛的眉间和顶上肉髻放出光束,还有自上而下有三道光圈环绕佛身。佛的左右及下方绘众菩萨、比丘等,这描绘的是佛为众讲尊胜陀罗尼经时的情景。说法图上部绘须弥山和山上的八座殿堂建筑,表现的是帝释天和善住天子所居之天宫。八座殿堂之间用回廊相连,其间绘树木和一些人物,描绘的是善住惊梦、先后见帝释天的情景。说法图西侧的画面自上而下的描绘出“序”中佛陀波利自西土而来、路遇文殊化现的老人、返西土取经、取经归来、入宫献经、西明寺译经、隐迹于五台山的内容。说法图下部的画面描绘帝释天观善住即将遭受的七返恶道之身的种种情形,以及经中描述的众人闻听、忆念、读诵、书写尊胜陀罗尼经和经咒后的种种获报。说法图东侧的画面自下而上为经文最后描述的阎摩王法王访释尊、四天王请佛、佛讲如何奉持尊胜陀罗尼、佛为善住天子摩顶授记等情景。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17 › 资源库 - 壁画
凤狮纹花边:以狮、凤等动物为主要纹样,用对称形式组成花边。中央为一束鲜花,两侧凤鸟立于莲花上,喙衔宽大的绶带,尾部变成花叶,上空有光焰四射的宝珠,凤鸟后面各立一狮子,背景是流动的彩云。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276 › 素材库 - 素材
五台山景色:文殊变背景的山水风光十分壮阔,是文殊道场五台山的象征。在峻峭的悬崖下,一条大河沿着山脚流过,河对岸是平缓的山丘和台地,河两岸山势高低不同,形成对比。中部和右侧也各有一条河流由远而近流下,通过河流与原野,体现出一种辽远的空间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229 › 素材库 - 素材
山中说法:在“未生怨”故事画中,表现佛说法的情景。背景的群山中瀑布从一面山崖流出,山下是坡地与河流,体现出由上至下的视角。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613 › 素材库 - 素材
动物纹花边:该图案以植物纹卷草为背景,衬托出在朵朵云彩中飞翔、奔驰的各种动物,其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绘工精巧,清新优美。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632 › 素材库 - 素材
吐蕃族婚礼:此图的历史背景正值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既是一幅形象的婚礼图,又是一份吐蕃族人文、服饰,乃至日用器皿的珍贵历史资料,如礼席男子的小礼帽,透额罗;妇女的多辫发式,头戴胡帽;端盘侍女的氆氇缺胯衫;新郎新娘的毡帽等等,他处不可多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813 › 素材库 - 素材
山间耕牧:宝雨经变完全用山峦作背景。在两侧连绵起伏的山丘中,有河水流过,河边有牛在饮水。山岗上长着树,山下有人在收割,展现出一派耕牧图景。山与山之间的空间,通过坡地之间的前后关系得到强调。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18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