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画面中央画大幅的佛说法图。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两侧及前方有弟子、胁侍菩萨围绕、闻法菩萨和供养菩萨;说法图上方画须弥山及其上建筑,表现的是帝释天和善住天子所居天界的场景。但画面上只有建筑和树木,并无人物形象。在天界与说法图间的画面面中,并画有帝释天和侍者乘云而降的场景;说法图下方及两侧画面画《序品》及经文中的各个情节场景。其中右侧画面自上而下画有向骷髅撒土的场景以及蛇、野干、乌鹫等动物,画面左侧自上而下绘有得到解脱转世之苦的善住与帝释天回访世尊、世尊摩善住顶授菩提记的场景、安置陀罗尼的高幢、高山、楼阁以及拜塔的人们的场景;下部画面绘有地狱、转生、被牵着手的盲人等表现“七返之身”的场景。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23 › 资源库 - 壁画
南壁画面中央方框内画佛说法图。说法图上部绘须弥山,山上有八座殿堂建筑。说法图的东西两侧及下方绘有30多幅以绿色山野为背景,含有人物和建筑的小画面。各画面都有一条或数条长条形榜题,文字不识。说法图下方中央有一方榜题,部分文字可判读。壁面下部剥落严重。壁面右下方绘胡貌形象人物一身。学术界对该壁画面内容的认识也存在争论,有“法华经变说”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说”。本解说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说”为准。画面中央方框内画佛说法图中,佛结转法轮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从佛的眉间和顶上肉髻放出光束,还有自上而下有三道光圈环绕佛身。佛的左右及下方绘众菩萨、比丘等,这描绘的是佛为众讲尊胜陀罗尼经时的情景。说法图上部绘须弥山和山上的八座殿堂建筑,表现的是帝释天和善住天子所居之天宫。八座殿堂之间用回廊相连,其间绘树木和一些人物,描绘的是善住惊梦、先后见帝释天的情景。说法图西侧的画面自上而下的描绘出“序”中佛陀波利自西土而来、路遇文殊化现的老人、返西土取经、取经归来、入宫献经、西明寺译经、隐迹于五台山的内容。说法图下部的画面描绘帝释天观善住即将遭受的七返恶道之身的种种情形,以及经中描述的众人闻听、忆念、读诵、书写尊胜陀罗尼经和经咒后的种种获报。说法图东侧的画面自下而上为经文最后描述的阎摩王法王访释尊、四天王请佛、佛讲如何奉持尊胜陀罗尼、佛为善住天子摩顶授记等情景。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17 › 资源库 - 壁画
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善导大师为此经注疏,在注解经文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来该注疏流传到日本,法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而开创了日本净土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322 › 素材库 - 素材
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善导大师为此经注疏,在注解经文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来该注疏流传到日本,法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而开创了日本净土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901 › 素材库 - 素材
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善导大师为此经注疏,在注解经文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来该注疏流传到日本,法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而开创了日本净土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924 › 素材库 - 素材
弥勒经变:存有大量唐代弥勒图像,主要包括弥勒说法图、弥勒三会图、弥勒经变。弥勒说法图所描绘的为弥勒菩萨或弥勒佛说法场面,全图只有一佛。弥勒三会图的特点是有三身佛说法,代表弥勒在下生世界的三次说法。弥勒经变的特点是有许多情节,反映了弥勒经文的具体内容,如剃度、三会、一种七收等。与隋代相比,唐代弥勒图像的特点是出现了弥勒上生下生经变和独立的弥勒下生经变,而独立的上生经变不再出现。这是一股革新的浪潮,表明当时的民众已由对神之国的向往转向对未来人世间的向往。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539 › 素材库 - 素材
天人与婆罗门:图左的两天人站于尸毗王旁,一身上裸,披帛、着裙、戴冠,双手合十,腰向左前方微扭,姿态优美。其右另一身着红色袈裟,披帛绕肩臂,双手合十,意态虔诚。其后的两身婆罗门见尸毗王割肉时惨烈而又镇静的情状,一人惊诧的捂着下巴,一人双手拱捧以示折服。在经文中没有图中的婆罗门,这是画家为烘托尸毗王的功德和情操而创造的。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129 › 素材库 - 素材
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善导大师为此经注疏,在注解经文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来该注疏流传到日本,法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而开创了日本净土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540 › 素材库 - 素材
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善导大师为此经注疏,在注解经文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来该注疏流传到日本,法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而开创了日本净土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778 › 素材库 - 素材
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善导大师为此经注疏,在注解经文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来该注疏流传到日本,法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而开创了日本净土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277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