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主室为覆斗顶形窟,平面为方形。窟室中央现存一元代所建的方形坛台,南壁和北壁对称地各开凿4个小禅室。部分禅室内或门口还残留有元代所修小塔的部分塔身。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四披绘中国传统神话诸神与佛教护法神形象,有摩尼宝珠、力士、飞天、雷公、乌获畏兽、伏羲、女娲等。四披下部一周绘有36身禅僧于山间、草庐中坐禅。山林间绘有各种野兽及捕猎场景。西壁中央凿一圆券形大龛,两侧各有一小龛。主龛内为倚坐说法佛,小龛内各一身戴风帽禅僧塑像。龛外壁面上部画诸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诸星辰、摩醯首罗天、毗瑟纽天、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及供养菩萨等,下部画四天王、婆薮仙等,最下部龛沿画忍冬纹边饰南壁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通壁绘11身持乐器的伎乐飞天;中段通壁绘《五百强盗因缘》故事画,末尾处绘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下段开四个小禅室,禅室间壁面自东向西绘有《化跋提长者姊缘》、《度恶牛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和《婆罗门施身闻偈》故事画。其表现形式,或长卷连环画,或单幅画。故事画下方绘金刚力士。北壁分上、下二段。上段通壁绘有七铺说法图,每铺下方均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其中西起第二铺和第七铺说法图发愿文题留纪年还可读识。下段亦开有4个小禅室,与南壁小禅室相对应。东壁门上方绘有三身坐佛,门南、北侧各绘大型佛说法图一铺。甬道顶层残存中唐所绘趺坐菩萨一铺,南壁中唐画不空绢索观音经变一铺,北壁中唐画如意轮观音经变一铺。前室平面横长方形,窟顶为一面斜坡形,存宋画残痕。前室西壁门上开一小窟(敦编第286窟),门南残存宋代供养人像,底层可见中唐画,最底层为西魏壁画。门北为第287窟,存宋画男供养人像。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85 › 资源库 - 洞窟
莫高窟第103窟(C284P054),建于盛唐,清代重修,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主室窟顶藻井绘团花井心,周围绘联珠、半团花、鳞纹、垂角幔帷边饰。窟顶四披绘千佛。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存唐塑清修趺坐佛一身、清代重塑弟子二身和清代修补重绘菩萨二身。龛顶大部分毁坏。龛外南、北侧各绘菩萨一身。龛外南北两侧各有一土台,土台上存清塑菩萨各一身。主室东壁绘维摩诘经变一铺。画面以“品字形”排列,窟门上方为“佛国品”的内容,门南侧维摩诘,下权方便品。门北文殊菩萨和各国各族前来闻法的国王大臣等。下部壁画模糊。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一铺,两侧分绘未生怨、十六观。下部残毁。南壁绘法华经变一铺,东侧妙庄严王本事品、西侧化城喻品,下部残毁。前室西壁门北存部分天王像,南壁为第105窟,北壁为第104窟。甬道南壁画地藏菩萨一身,北壁画毗沙门天王一身,局部模糊。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03 › 资源库 - 洞窟
画《阿弥陀经变》。画面中央方框内画“阿弥陀三尊”说法图。方框外上下左右分六排绘47身闻法、坐于莲台上,第个莲台的茎都与中央阿弥陀佛的莲座相连。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23 › 资源库 - 壁画
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一铺,画面中央画说法会,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从佛眉间白毫放出蛇形光束顶线十方画佛,佛周围坐闻法供养菩萨数身。佛两侧分别绘有头戴化佛冠的观音菩萨和头戴宝瓶冠的大势至菩萨。主尊佛上方两侧飞天飞舞,各种天乐不鼓自鸣。下方有七宝莲池,化生童子穿插其间。画面西侧上部绘未生怨,佛为韦提希夫人说法、父母被囚禁等情节。东侧自上而下绘日想观,水想观,树想观等场景。整个画面下部分破坏严重,壁画模糊。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03 › 资源库 - 壁画
门南画普贤变一铺,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身躯庞大,行动缓慢,昆仑奴扬手挥鞭,驱赶大象快行,下宋画男供养人八身;门北画文殊变一铺,文殊菩萨手持如意,乘青狮,侍者执幢盖。狮前有童子献花,表现赴会情景。下宋画女供养人九身(漫漶)。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2.0025 › 资源库 - 壁画
南壁壁画分上中下三段绘制,上段绘伎乐飞天十二身,有的演奏乐器,有的凌空飞舞。中段通壁绘制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画一铺。描写了官兵征剿、强盗被俘、国王审讯、挖眼逐放、山中受苦、眼睛复明、佛陀说法、出家为僧、深山修行等场面。体现了强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故事结尾处绘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图一铺。下开小禅窟四个,龛楣装饰忍冬禽鸟图案。在龛楣之间自东至西穿插宾头卢度跋提长者姊、度恶牛缘、沙弥守戒自杀品和施身闻偈等四个因缘故事画。这几幅故事画的情节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忍冬花边划分了上层故事画与下层药叉的界限。最下段绘制药叉五身,有的托举,有的挥臂跳跃,有的立掌运气,有的俯首练武。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85 › 资源库 - 壁画
前部人字披下阙形龛内塑交脚菩萨一身。龛上画坐佛一身,飞天四身。上画天宫伎乐,存八身(熏黑),脊坊、椽坊两端下均有木质斗拱。 龛外两侧画千佛,龛下画难陀出家因缘变一铺。难陀出家因缘是讲:释迦牟尼异母弟名难陀,有妻孙陀利美艳无比。释迦命剃师为难陀剃发,强迫出家。难陀留恋妻子,心怀思念。一日偷跑回家被释迦发现,将他唤回,严加训诫,又领他遍游天宫,观诸天女,复游地狱,见汤镬之刑。难陀悔悟,即一心从佛,成为罗汉。画面以释迦端坐说法为中心,左右对称地表现相同的情节,即“弟子深山坐禅”、“弟子闻法”和“难陀与妻子告别”几个情节。图中佛像右下的比丘即难陀,东西两下角表现难陀与妻子分别时的依恋之情 。此故事画在敦煌仅此一副。 龛下东起画尸毗王本生故事一铺,故事讲:有鹰逐鸽,鸽逃至尸毗王处求保护,鹰向尸毗王索取说,若不还鸽,亦将饿死。尸毗王为了两全齐生,乃割肉赎鸽。鹰求肉与鸽体同重。王身肉将尽,其重犹不如鸽,遂举身坐秤盘内。画面以端坐的尸毗王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主要情节和人物,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了“鹰飞逐鸽子”、“鸽子向王求救”、“王妃劝阻”、“割肉”、“举身坐称”、“天人赞叹”、和“称鸽”等主要情节。图中以割肉场面居中,尸毗王神情庄严,呈游戏坐姿。画面上方为老鹰逐鸽,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左为臣民敬仰赞叹,左下一人持称、着胡服。 后部上画天宫伎乐十八身,下方四个圆券形龛内东起分别塑说法佛、禅定佛、说法佛、禅定佛各一身,龛壁画化生童子,依次分别为四身、六身、四身、六身。龛楣画忍冬。各龛之间以忍冬龛梁相联,龛壁画化生童子。尸毗王本生故事画西侧绘制千佛,千佛中央画说法图一铺。 下画边饰一条,边饰下方画药叉二十五身。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54 › 资源库 - 壁画
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画面中央画大幅的佛说法图。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两侧及前方有弟子、胁侍菩萨围绕、闻法菩萨和供养菩萨;说法图上方画须弥山及其上建筑,表现的是帝释天和善住天子所居天界的场景。但画面上只有建筑和树木,并无人物形象。在天界与说法图间的画面面中,并画有帝释天和侍者乘云而降的场景;说法图下方及两侧画面画《序品》及经文中的各个情节场景。其中右侧画面自上而下画有向骷髅撒土的场景以及蛇、野干、乌鹫等动物,画面左侧自上而下绘有得到解脱转世之苦的善住与帝释天回访世尊、世尊摩善住顶授菩提记的场景、安置陀罗尼的高幢、高山、楼阁以及拜塔的人们的场景;下部画面绘有地狱、转生、被牵着手的盲人等表现“七返之身”的场景。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23 › 资源库 - 壁画
南壁画西方净土变一铺,下部残。画面中央绘结跏趺坐佛,佛华盖上方中央绘有一佛一比丘对立于华盖之下,两侧各绘有化身佛,飞天及供养闻法菩萨数身,天乐迦陵频伽鸟等点缀其间。佛两侧各一身胁侍菩萨,左侧为头戴化佛的观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周围有菩萨数身。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66 › 资源库 - 壁画
南壁画面大部表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整体布局利用了横向长方形的壁面,呈现出“中央是佛说法图,上部是须弥山上的天界,佛说法图的左右及下方表描绘细节场景”的“凹”形构图。凹形部分的中央是佛说法图。佛着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从佛的顶上肉髻中放射出几束蛇形光束并向向扩展为扇面状。佛周围侍立闻法弟子 、菩萨和比丘。上部描绘天界建筑和善住天子、帝释天等人物形象及善住夜半惊梦、善住造访帝释、帝释天向在下界说法的世尊救助等情节。凹形部分的西侧画面表现佛陀波利译本中的《序》中前半部分的内容。自上而下描绘佛陀波利从西国来诣五台山、佛陀波利五体投地拜跪祈祷、佛陀波利路遇文殊化现的老人、佛陀波利回到长安入宫献经、皇帝向佛陀波利赐绢三十匹等场景;左侧画面最上端描绘帝释天得佛授陀罗尼经加归天界、得到解脱转世之苦的善住与帝释天回访世尊、世尊摩善住顶授菩提记的场景。其下方描绘象征陀罗尼经的日轮、安置陀罗尼经的宝塔、高幢、高山及礼拜的人们、守护陀罗尼的魔王、天王,撒土诵经使故亡恶人得生天上等场景。凹形部分的下方主要描述善住天子来世将受的地狱、转野兽身之苦的场景。最下方画面残毁严重。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03 › 资源库 - 壁画
婆罗门闻偈舍身本生故事
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于南壁禅窟最西端,画面约一平方米左右,情节简单,图中见婆罗门结庐修行。庐外,婆罗门双手合十求得半偈。帝释高举双手接从树上跃下的婆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