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壁上画伎乐飞天十身、天宫栏墙、坐佛十五铺;中画头戴化佛冠、手执杨柳枝的倚坐观音说法图一铺,两侧画趺坐佛十八铺(其一被穿洞所毁);下隋画穿高腰群衫的女供养人二十六身,侍从三十一身。南壁上层的伎乐飞天,有弹琵琶、击鼓、吹笛、持供品等形象。南壁下部女供养人身材欣长,穿窄袖小衫,系长裙,披帛很自如地从两肩或肘弯垂下,其手捧花枝,动作优雅,色调柔和,其身后有侍女提携。女供养人队尾画供养女乐一组,计八人,分别演奏着琵琶、箜篌、方响、横笛、排箫等诸般乐器,缓缓行进。其下五代画供养人九身,侍从八身。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390 › 资源库 - 壁画
这是楞伽经变中的杂技。低矮的幃帐内伸出一竿,竿头置一圆轮,两个身穿圆领短衫、短裤的童子叠立在圆轮上表演。幃帐前铺地毯,六人组成的乐队,演奏着横笛、拍板、曲项琵琶、苼、排箫、竖笛,他们头戴展脚幞头,身穿各色圆领长袍,腰间系带,有坐、有站、有正面、有侧面、有背面。琵琶、苼和排箫仅露出很少一部分。构图上采用有露有藏的手法,线描利落。我国小儿竿技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张祜《大酺乐二首》中就有“小儿一伎头绝”之句,五代壁画再现了儿童杂技。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80 › 素材库 - 素材
图中西侧的乐队,共有十五人,演奏的乐器有拍板(二)竖笛,荜篥,铙,海螺,笙,箜篌,铎,答腊鼓,鸡娄鼓,腰鼓,横笛,羯鼓。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663 › 素材库 - 素材
在说法图和天宫栏墙之上,绘有飞天绕窟一周,或持花,或演凑横笛,拍鼓,体态婀娜秀丽,造型准确,有韵律感.此窟是隋代壁画绘制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8423 › 素材库 - 素材
献花伎乐飞天:此图与前图像对称。飞天在火焰背光上方飞行,有的捧花盘供养,有点弹奏箜篌、琵琶,有点吹横笛和笙,有声有色。画法是用粗重的黑线勾出面部,头发和宝冠并不用粗线勾勒,形成奇特画面效果。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8930 › 素材库 - 素材
图中一排十二身的飞天,一改早期人物的古朴稚拙,身体清瘦修长,为中原特有的“秀骨清像”造型。东西两端各有一身作散花供养状,其余十身均持乐器,有齐鼓,腰鼓,竖笛,横笛,排箫,笙,直项琵琶,曲项琵琶,阮,箜篌,为北魏以来持乐器品种最多的一组飞天伎乐。东起第一身和西起第一身,这两身徒手而舞的飞天,尤其西起这身飞天,发髻高耸,身材窈窕,具有较浓厚的汉风,右臂垂侧左手置于嘴边,似正在合唱音乐唱歌或呼唤,飘拂的长裙和流动的浮云,承托其轻盈美丽的身影。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330 › 素材库 - 素材
左边的乐伎在圆拱式建筑内,双手拍击鼓,长裙和飘带也随音乐飘舞,动感十足,右边乐伎立于汉室楼阁中,披大巾,侧脸吹横笛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875 › 素材库 - 素材
这座酒肆为歇山顶式屋顶,正面无墙壁,侧面有窗,从屋柱间可见室内的人物活动,六人相对傍案而坐,案上设酒壶餐具。有的端碗欲饮,一人吹横笛,一人击拍板,一人双手轻轻打着拍子,与室外的舞者相呼应。舞者长衫衣襟扎入腰带内,吸提一腿甩袖起舞。维摩诘戴纱帽,手持羽扇立于案前举手向众人作宜讲之势,室内气氛活跃,表现了维摩诘“入诸酒肆,以立其志”之题旨。人物造型真实生动,运笔磊落流畅,是一幅千年前的民间风俗画。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997 › 素材库 - 素材
这是药师经变左侧的两组伎乐,上组在配殿内,有乐伎五人,乐器有竖笛、箜篌、琵琶、苼、拍板。下组是在水榭平台上,有乐伎六人,乐器有琵琶、排箫、横笛、竖笛、拍板、苼。两组伎乐刻画的非常准确精致。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205 › 素材库 - 素材
画面中上部是三个站立的乐人,为舞者伴奏;似一执大拍板,一吹横笛,一吹箫,左为一挥袖起舞的女舞着.舞者梳高髻,穿方领露胸的紧身长袖舞衣,下身穿细腿宽口长裤。她拧身回顾,蹶臀出胯,劲甩双袖,目光投向太子,欲向太子献媚的表情十分明显,可视为古代的\'诱惑舞\'。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496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