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窟没有具体的建窟年代,学者推论建于初唐。分前后两室,前室残,人字披顶;主室(后室)平面呈方形,覆斗形顶。此窟以佛教史迹画为主要题材,塑像经五代、西夏、清重修。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垂幔铺于四披,四披各画千佛。西壁开一平顶敞口方形龛,龛中塑像为清代重塑,共五身,正中为一倚坐像,南北两侧塑弟子和菩萨像各一身,皆立于莲花座上。龛顶画菩提宝盖、二飞天。龛壁浮塑山峦影壁(清修)与龛外南北壁画中山水相连。壁画以青绿山水为景,合理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为盛唐山水画家李思训一派之风格(已变色)。龛上画化佛、云气。龛下西夏画趺坐佛,底层有五代、初唐残画。龛外南北两侧画圭纹边饰。南壁上部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2.东晋扬都金像出渚;3.隋文帝迎昙延法师入朝,下部画菩萨七身。北壁上部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与张骞出使西域;2.释迦浣衣池与晒衣石;3.佛图澄之神异事迹;4.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5.康僧会感应故事,下部画菩萨七身。东壁门上画千佛,门下五代画不动佛、弥勒菩萨等十一身;门南画佛教戒律画,下西夏画趺坐佛四身;门北画佛教戒律画,下西夏画趺坐佛三身,画面以组图形式表现僧人守戒所发种种誓愿,系依据北凉昙无谶译《大盘涅槃经》、南宋宋慧观等译《大盘涅槃经》绘制,部分被美国华尔纳于1924年盗走。甬道顶西夏绘团花图案,南北壁绘供养菩萨各三身。前室西披西夏画团花图案三幅(已毁)。西壁门南西夏画普贤变;门北西夏画文殊变(模糊)。底层有五代画千佛、初唐残画。南北壁上各凿一盝形顶的小窟,南侧为324窟,存西夏残画。北侧为325窟,存西夏画说法图部分。此窟南北壁画佛陀胜迹和佛教史迹画,与东壁两侧的戒律画都占据了本窟最显著的位置,毫无疑问是本窟壁画中的主要题材。这些壁画题材在国内诸石窟的雕刻和壁画中均不多见,莫高窟壁画中所绘也极为罕见。佛教史迹画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323 › 资源库 - 洞窟
四门楼:用透视画法表现二层楼的正侧两面,下有砖砌台基,每面中部设台阶。下层每面三开间,四面开门,上下层之间起腰簷,上建平坐欄杆,平坐上建小三开间楼,层高面宽显著缩小,造型别致。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696 › 素材库 - 素材
翘曲屋顶翼角:小殿的屋簷两端高高翘起。从北凉开始直到宋代,壁画上的簷角大多都是平直的,只有少数画出翘飞。此小殿的簷部有簷椽及飞椽,翘飞显著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622 › 素材库 - 素材
古代时期的乐队中,鸡篓鼓,鼗鼓,羯鼓分别起着指挥者的作用.所以一个乐队中只选其一,不可同时二者皆用.另外,鸡篓鼓和鼗鼓及羯鼓的演奏者,都是坐在乐队的显著位置,充分变现出它在乐队中的指挥作用.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869 › 素材库 - 素材
三阁组合:三阁呈一殿两厢的“品”字形布局,两侧阁的上下层均有簾箔高高卷起。初唐壁画中,阁的形象很多,常常单独使用,不与楼相混淆,是这时期的重要特征。初、盛唐时期,壁画中的楼与阁在外观上的显著差别,说明此两种建築在当时有很严格的区分。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846 › 素材库 - 素材
全部数据已加载完成,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