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画面中央画大幅的佛说法图。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两侧及前方有弟子、胁侍菩萨围绕、闻法菩萨和供养菩萨;说法图上方画须弥山及其上建筑,表现的是帝释天和善住天子所居天界的场景。但画面上只有建筑和树木,并无人物形象。在天界与说法图间的画面面中,并画有帝释天和侍者乘云而降的场景;说法图下方及两侧画面画《序品》及经文中的各个情节场景。其中右侧画面自上而下画有向骷髅撒土的场景以及蛇、野干、乌鹫等动物,画面左侧自上而下绘有得到解脱转世之苦的善住与帝释天回访世尊、世尊摩善住顶授菩提记的场景、安置陀罗尼的高幢、高山、楼阁以及拜塔的人们的场景;下部画面绘有地狱、转生、被牵着手的盲人等表现“七返之身”的场景。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23 › 资源库 - 壁画
南壁画面大部表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整体布局利用了横向长方形的壁面,呈现出“中央是佛说法图,上部是须弥山上的天界,佛说法图的左右及下方表描绘细节场景”的“凹”形构图。凹形部分的中央是佛说法图。佛着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从佛的顶上肉髻中放射出几束蛇形光束并向向扩展为扇面状。佛周围侍立闻法弟子 、菩萨和比丘。上部描绘天界建筑和善住天子、帝释天等人物形象及善住夜半惊梦、善住造访帝释、帝释天向在下界说法的世尊救助等情节。凹形部分的西侧画面表现佛陀波利译本中的《序》中前半部分的内容。自上而下描绘佛陀波利从西国来诣五台山、佛陀波利五体投地拜跪祈祷、佛陀波利路遇文殊化现的老人、佛陀波利回到长安入宫献经、皇帝向佛陀波利赐绢三十匹等场景;左侧画面最上端描绘帝释天得佛授陀罗尼经加归天界、得到解脱转世之苦的善住与帝释天回访世尊、世尊摩善住顶授菩提记的场景。其下方描绘象征陀罗尼经的日轮、安置陀罗尼经的宝塔、高幢、高山及礼拜的人们、守护陀罗尼的魔王、天王,撒土诵经使故亡恶人得生天上等场景。凹形部分的下方主要描述善住天子来世将受的地狱、转野兽身之苦的场景。最下方画面残毁严重。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103 › 资源库 - 壁画
东壁通壁绘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东壁门上绘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场面,佛两侧绘菩萨数身。说法图南侧绘一塔,塔内二佛并坐说法,塔南北两侧各绘菩萨一身。门南北两侧自上而下绘观音救诸难和三十三现身的画面。观音救诸难的画面描绘了人们遇到水难、火难、雷暴难、兽难、刑戮难、贼难等灾难时,只要称念观音名号,就可得到解脱的场景。观音三十三现身的画面描绘了观音大慈大悲,满足众生一切愿望,解脱众生苦难,并能根据众生的要求,现佛身、宰官身、比丘身、毗沙门身、优婆夷身、妇女身等各种形象为众生说法的场景。门北沿有五代时期抹壁改绘一身比丘洪认供养像,画像身量高大如同真人,批田相纹袈裟,手持香炉,立方毯上,左肩上方有红地墨书题榜。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17 › 资源库 - 壁画
阿弥陀经变:经变亦称西方净土变,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据《阿弥陀经》绘制而成,阿弥陀经变没有任何小故事,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极乐”,因而在壁画中艺术家之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43 › 素材库 - 素材
天蝎宫:黄道十二宫的天蝎宫,取俯视构图,使蝎子的结构得到全面反映,也符合生活中的习惯视角 。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297 › 素材库 - 素材
这是维摩诘经变中各国王子得到化菩萨赠送香饭的情节。前三人似为来自南海、东南亚。南亚印度王子,上身袒裸,披长巾,系围腰,著短裤,赤足,戴臂钏和足钏。其后多为中亚、西亚王子,都是深目高鼻。右侧似为东罗马人,戴耷耳毡帽,著大翻领袍服,穿长靴,左侧似为波斯人,戴浑脱金锦帽,著长袍,足蹬长锦靴,脖上搭有粮袋;正中似为高丽人,著红色长袍,戴宝珠。其后戴尖顶花毡帽,著翻领袍服者,与粟特人的服饰相似。从服饰上无法准确判断各国王子的属国。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844 › 素材库 - 素材
阿弥陀经变:北壁画铺,下五代画男 供养人(模糊)阿弥陀经变亦称西方净土变,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据《阿弥陀经》绘制而成,阿弥陀经变没有任何小故事,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极乐”,因而在壁画中艺术家之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50 › 素材库 - 素材
阿弥陀经变:亦称西方净土变,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据《阿弥陀经》绘制而成,阿弥陀经变没有任何小故事,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极乐”,因而在壁画中艺术家之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8902 › 素材库 - 素材
山间耕牧:宝雨经变完全用山峦作背景。在两侧连绵起伏的山丘中,有河水流过,河边有牛在饮水。山岗上长着树,山下有人在收割,展现出一派耕牧图景。山与山之间的空间,通过坡地之间的前后关系得到强调。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18 › 素材库 - 素材
阿弥陀经变:亦称西方净土变,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据《阿弥陀经》绘制而成,阿弥陀经变没有任何小故事,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极乐”,因而在壁画中艺术家之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847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