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楼:用透视画法表现二层楼的正侧两面,下有砖砌台基,每面中部设台阶。下层每面三开间,四面开门,上下层之间起腰簷,上建平坐欄杆,平坐上建小三开间楼,层高面宽显著缩小,造型别致。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696 › 素材库 - 素材
十字殿:净土寺院中的前殿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四面出三开间的龟头屋抱厦,抱厦的歇山顶下为出入口。因整个平面略呈“十”字,故称为“十字殿”。这一建筑类型出现于宋、辽、金时期,现河北正定的隆兴寺中建于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的摩尼殿,与此殿形式非常相似。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646 › 素材库 - 素材
茅庐:建于山中平地上的三开间草堂,中间有板门,两侧开方格窗,檐下斗拱勾画草率,穹窿式顶上覆茅草,中央树有类似塔刹的装饰。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712 › 素材库 - 素材
宫廷院落:“未生怨”故事中画的宫廷,用正面俯视的角度表现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正中有宫城门楼,两侧为夯土城墙,城内左右有殿,与廊子相通。后宫有廊庑一周,正面有三开间的堂建于台基上,院内太子持剑正在追杀其母。前后两院概括地表示出前朝后寝的格局。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547 › 素材库 - 素材
单层多宝塔:“见宝塔品”中画有单层木塔,塔为须弥座台基,两重欄杆,形成稳定华丽的塔座,平坐上建三开间小殿,塔内可见释迦及多宝佛并坐床上。四角攒尖的塔顶上有塔刹,宝盖下用四链系于四角,链上悬金铃。从盛唐起,这种木塔在壁画上所见甚多。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铜塔,与此塔非常相似。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883 › 素材库 - 素材
殿堂斗栱:殿堂五开间,深三间,簷柱与角柱上有一斗三升斗拱一组,柱顶之间有额枋二重,以加固结构。额枋之上有人字栱一组,人字已经作柔和的曲线,两重额枋之间涂成草绿色,并于绿色中勾画菱形网状的墨线,可能是额枋之间的雀眼网。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8924 › 素材库 - 素材
殿堂的结构:殿堂为歇山顶,屋脊两端有鸱尾装饰,簷下有一边向上支起障日板,屋身为一大开间,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台基为素平面,正面有台阶。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331 › 素材库 - 素材
画面中央绘有七宝塔,塔身是三开间,中间敞开,可见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在内。这幅画面表现的是《法华经.见宝塔品》。七宝塔周围,诸大菩萨、天龙八部以及比丘等形成一个椭圆形,有如众星捧月。七会众下面画船形祥云,诸多会众像乘着大船,云游太空,既优美又切合“释迦牟尼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的经旨。会众上面的空间,画了八组小山,使人感觉这些小山好像很远很远,真是咫尺之壁,写千里之景。七宝塔上方,绘有释迦分身十方诸佛及其胁侍菩萨,各乘祥云,从遥远的他方佛国,云集灵鹫山上空,给人满壁风动之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887 › 素材库 - 素材
净土寺院的大殿:大殿面阔五开间开间狭窄,簷柱瘦高,柱上有一层阑额,斗拱界画很规范,能清晰辨别出“双杪双下昂”的结构,柱头之间有補间铺作一组。殿的簷口平直,翼角也不起翘,壁画中的殿宇普遍如此。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279 › 素材库 - 素材
城阙:“未生怨”故事中所绘频婆娑罗王的宫阙城楼,整体布局为“凹”字形平面,城门开三门道,是王城规格。城门墩台上的城楼为五开间,两侧有夹屋一间,城垣上有廊屋与城楼相连,形成一组庄严雄伟的宫阙建築羣。考古发掘出隋唐东都洛阳的皇城应天门,以及北京明清故宫的午门都采用了大体相似的布局。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280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