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窟始建于西魏,后经北周、隋、初唐、回鹘、清代时期重修。洞窟的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为人字坡顶(已塌毁),后部为平棋顶。窟室中央为方形中心柱,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龛内北壁残存化佛菩萨火焰纹背光,两侧各画弟子一身。龛外两侧分别为唐代画的日月及云中坐佛,下底层存西魏残画。龛楣图案尤其有特色,它不同于北魏常见的火焰纹图案,而是保存完整的弥勒上生经变,是西魏时期的原作,与莫高窟西魏时期的第288窟龛楣莲花供养化生图案风格相近。弥勒上生经变这一题材在敦煌石窟龛楣画中并不多见。画面中,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身旁站立二听法菩萨,周围还有十身飞天环绕飞舞,散花奏乐,一派恬静的佛国仙境。在画面左侧,还有一身人物做手足倒立的动作,画工大胆用色,把人物形体涂染出来,整个画面看上去十分夸张诙谐。敦煌石窟中同一时期的作品大多以土红色为底色,而这一幅则是在大面积深绿色的底子上作画,亦为少见。在西侧墙壁留下来的一组朱墨白描伎乐飞天线描图最为传神。飞天手持琵琶、箜篌等乐器,身形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把飞天的轻盈、飘逸完全体现出来,同时也体现出画师绘画技艺的高超,这幅作品也是西千佛洞的代表作。北壁为鹘画涅槃图,画面中佛的形体较大,右胁而卧,着田相袈裟,周围有众多举哀弟子,脚部周围有几身世俗人的形象。画面以土红色为主色调,佛的面部五官间用石绿勾勒。此窟南壁东侧绘有初唐说法图,这幅画面内容简洁,但无论构图、设色、人物造型堪称佳作。神态端庄、目光慈祥的佛陀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身边二胁侍菩萨婀娜窈窕,着装华贵艳丽,从画工着色晕染手法,我们似可以看到菩萨着装的质感。说法图下方绘供养人像。在这幅作品右上角留有“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朱墨题记,也为断代提供了参考。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3.0009 › 资源库 - 洞窟
菩萨头戴三珠冠,身上璎珞严饰,披巾环绕。飞天随云彩飘行空中。土红的底色,浓重的黑色(变色)与明亮的绿色和金色,构成一种神秘而热烈的气氛。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057 › 素材库 - 素材
藻井边饰:土红色底色上绘有单叶忍冬连续纹,外围绘有小云纹和两重三角垂帐,四角绘有兽面流苏。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117 › 素材库 - 素材
狮子莲花纹藻井:井心绿色的底色上绘有一头回首侧望的狮子,外围为卷瓣莲花,四角绘有一整四破的莲花纹。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832 › 素材库 - 素材
垂蔓纹:褐色底色上垂铎装饰。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009 › 素材库 - 素材
藻井边饰:土红色底色上绘有单叶忍冬连续纹,外围绘有小云纹和两重三角垂帐,四角绘有兽面流苏。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107 › 素材库 - 素材
绿色的净土变:在四面建筑环绕的庭院正中,放一大型金属供器,四周聚集着佛的十大弟子等,秩序井然。人物形体虽不大,描绘却一丝不苟。绿色底色显得格外鲜明。主要颜料有绿色的石绿、铜绿及蓝色的青金石、蓝铜矿等。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647 › 素材库 - 素材
平台栏杆纹的边饰纹样已经简化,佛上面方块上只画旋转忍冬纹,“十”子纹,底色也只用土红,蓝两色相间涂饰.重点是对《佛说法图》的精细描绘,但是佛与菩萨的排列,服饰,华盖的样式颜色均以装饰图案规律装饰,是图案化的人物绘画.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8271 › 素材库 - 素材
全部数据已加载完成,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