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于十世纪中期所建的功德窟,宋代重修部分壁画。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莫高窟大型洞窟之一。覆斗形殿堂窟,窟中央有二层台式中心方坛。在敦煌文献中,又被称为“文殊堂”。主室窟顶绘巨大的华盖式藻井,中心为五莲团龙鹦鹉。四披中心绘说法图,周围满绘千佛。窟顶四角各有一圆拱形凹壁,内分绘四大天王。即,顶东南角绘东方提头赖吒天王(大部毁),西南角绘南方毗琉璃天王,西北角绘西方毗楼博叉天王,东北角绘北方毗沙门天王。南壁、北壁和东壁上部总共绘有11铺大乘经变,下部绘佛传故事画和供养人形象。其中,西壁上部通壁绘长达13米、高3.6米的大幅《五台山图》,南壁和北壁上部各绘五铺经变画。在南、西、北三壁的下方又绘有三十三扇连屏式佛传故事画,共有128个画面,全画总长28、7米,幅画画并附文字榜题128则。在东壁、南壁、北壁还保存了数十个曹氏家族女供养人图像和题记。中心佛坛上塑像俱毁,仅背屏上留有四处狮子蹄痕,背屏上还遗留狮子尾巴的残迹。佛坛狮足两侧各有两圆形座痕,狮足迹两侧和前方各有二较小座痕,上层坛上两侧的前方,各有两像痕。东壁上部绘维摩诘经变一铺,下部绘供养人形象。盝形顶甬道,顶中央画六联环团花图案,南、北披画缨络垂幔。甬道南、北壁现存有元代所绘炽盛光佛、诸星图、十二天宫以及助缘僧、尼等形象,道并有西夏文和汉文对照的供养人题记。甬道东部顶南侧为63窟,东部顶北侧为62窟,此二窟为隋代修建,在凿建第61窟时受到破坏。现在甬道东端抬头可见此二窟。元代在此窟前室及窟前曾建皇庆寺,后西宁王速来蛮于1351年重修。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061 › 资源库 - 洞窟
该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主室为覆斗顶形窟,平面为方形。窟室中央现存一元代所建的方形坛台,南壁和北壁对称地各开凿4个小禅室。部分禅室内或门口还残留有元代所修小塔的部分塔身。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四披绘中国传统神话诸神与佛教护法神形象,有摩尼宝珠、力士、飞天、雷公、乌获畏兽、伏羲、女娲等。四披下部一周绘有36身禅僧于山间、草庐中坐禅。山林间绘有各种野兽及捕猎场景。西壁中央凿一圆券形大龛,两侧各有一小龛。主龛内为倚坐说法佛,小龛内各一身戴风帽禅僧塑像。龛外壁面上部画诸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诸星辰、摩醯首罗天、毗瑟纽天、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及供养菩萨等,下部画四天王、婆薮仙等,最下部龛沿画忍冬纹边饰南壁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通壁绘11身持乐器的伎乐飞天;中段通壁绘《五百强盗因缘》故事画,末尾处绘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下段开四个小禅室,禅室间壁面自东向西绘有《化跋提长者姊缘》、《度恶牛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和《婆罗门施身闻偈》故事画。其表现形式,或长卷连环画,或单幅画。故事画下方绘金刚力士。北壁分上、下二段。上段通壁绘有七铺说法图,每铺下方均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其中西起第二铺和第七铺说法图发愿文题留纪年还可读识。下段亦开有4个小禅室,与南壁小禅室相对应。东壁门上方绘有三身坐佛,门南、北侧各绘大型佛说法图一铺。甬道顶层残存中唐所绘趺坐菩萨一铺,南壁中唐画不空绢索观音经变一铺,北壁中唐画如意轮观音经变一铺。前室平面横长方形,窟顶为一面斜坡形,存宋画残痕。前室西壁门上开一小窟(敦编第286窟),门南残存宋代供养人像,底层可见中唐画,最底层为西魏壁画。门北为第287窟,存宋画男供养人像。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85 › 资源库 - 洞窟
欄杆与花砖地面:华板欄杆围绕的露台上用带花纹的方砖铺装,方砖的四角上有简单的花瓣,拼合之后,四个砖的角花,形成一个完整的花朵,莫高窟保存有这种唐代花砖。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59 › 素材库 - 素材
乘象入胎、夜半瑜城:佛传故事画之一,现存有北朝431、290窟,隋代第278、280、383、397窟,唐代第57、209、283、322、329、375、386窟和五代第61窟诸列。是佛传故事画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内容据《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普曜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所行赞》、《佛本行经》、《释迦谱》等佛经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786 › 素材库 - 素材
弥勒经变:存有大量唐代弥勒图像,主要包括弥勒说法图、弥勒三会图、弥勒经变。弥勒说法图所描绘的为弥勒菩萨或弥勒佛说法场面,全图只有一佛。弥勒三会图的特点是有三身佛说法,代表弥勒在下生世界的三次说法。弥勒经变的特点是有许多情节,反映了弥勒经文的具体内容,如剃度、三会、一种七收等。与隋代相比,唐代弥勒图像的特点是出现了弥勒上生下生经变和独立的弥勒下生经变,而独立的上生经变不再出现。这是一股革新的浪潮,表明当时的民众已由对神之国的向往转向对未来人世间的向往。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539 › 素材库 - 素材
天请问经变:《天请问经》是由玄奘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弘福寺所译,又称为《佛说天请问经》,属于阿含部类小乘经典。此经篇幅较短,全文加上标点符号600多字。这部经在敦煌石窟保存下来经变画共有38铺,其中莫高窟34铺,榆林窟有4铺。另外在河南开封的繁塔中也有保存,并且现在还保存有北宋书法家赵安仁的佛说天请问经刻本。在莫高窟34铺天请问经变画中与弥勒经变画相对的有24铺,这部经相对比较晦涩,全经以9问9答得形式表现出来,而榜题比较清晰的是盛唐时期148号洞窟、五代时期的61号洞窟和北宋时期的55号洞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590 › 素材库 - 素材
后佛殿斗栱:壁画中的后佛殿似为楼阁,阁的两侧有夹屋,转角铺作出双杪单栱计心造,没有出下昂,夹屋柱头铺作之间没有補间铺作。这种斗栱结构在莫高窟的宋代窟簷上保存有实物。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284 › 素材库 - 素材
天请问经变:《天请问经》是由玄奘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弘福寺所译,又称为《佛说天请问经》,属于阿含部类小乘经典。此经篇幅较短,全文加上标点符号600多字。这部经在敦煌石窟保存下来经变画共有38铺,其中莫高窟34铺,榆林窟有4铺。另外在河南开封的繁塔中也有保存,并且现在还保存有北宋书法家赵安仁的佛说天请问经刻本。在莫高窟34铺天请问经变画中与弥勒经变画相对的有24铺,这部经相对比较晦涩,全经以9问9答得形式表现出来,而榜题比较清晰的是盛唐时期148号洞窟、五代时期的61号洞窟和北宋时期的55号洞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178 › 素材库 - 素材
天请问经变:《天请问经》是由玄奘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弘福寺所译,又称为《佛说天请问经》,属于阿含部类小乘经典。此经篇幅较短,全文加上标点符号600多字。这部经在敦煌石窟保存下来经变画共有38铺,其中莫高窟34铺,榆林窟有4铺。另外在河南开封的繁塔中也有保存,并且现在还保存有北宋书法家赵安仁的佛说天请问经刻本。在莫高窟34铺天请问经变画中与弥勒经变画相对的有24铺,这部经相对比较晦涩,全经以9问9答得形式表现出来,而榜题比较清晰的是盛唐时期148号洞窟、五代时期的61号洞窟和北宋时期的55号洞窟。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691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