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壁立:由并立的山峰造成一种雄浑的气势,是唐代山水画的特点之一。山峰的表现已经使用了皴法,山头上画出了附着的鱼鳞状绿线表示树木,这是唐前期山水画中流行的画法。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920 › 素材库 - 素材
驼队西归:在“五台山图”所绘向西通往石岭镇的山路上,有一幅驼队西归图,画面上驼夫手牵三头骆驼,向西南行进于五台山至太原的道路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普遍使用骆驼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452 › 素材库 - 素材
大帆船:这幅画除了生动地描绘一群撑篙、摇橹的船夫与妖魔鬼怪,狂风恶浪奋力搏斗外,还在桅杆的顶部清楚地画出五级挂帆扣,以示该船可根据风力随时调整速度,这在敦煌石窟所有舟船图像中是绝无仅有的。在面向观众的船体一侧,绘有船夫们的操作台——廊,但可能是因为乘客较少,船夫都在舷板上操作。在船的尾部,有一船夫把棹掌握航向,此棹有舵的作用,但只能在江河湖泊中使用。这幅画较全面和细致地描绘了唐代舟船及其行进情景,在敦煌壁画中很有代表性。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916 › 素材库 - 素材
法华经变中以羊车、鹿车、牛车喻佛法之三乘(谓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途经)。这是其中的牛车,车篷似为两层,上层如盖,装饰帷幔,下层车篷伸出,与唐代牛车相似,其特点是车轮特别大,适宜于戈壁沙漠中运行。从华丽的装饰看来,应是古代上层社会使用的交通工具。这种大轱辘牛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的西北地区农村中还能还能见到,但已无车篷装饰。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81 › 素材库 - 素材
献花伎乐飞天:飞天在火焰纹背光上方的三角形空间飞行,袒裸上身,裙尾是圆形,有的捧花盘,有点奏乐,使用乐器有笙、琵琶、葫芦琴和碰铃,空中有飞雁。飞天画法别致,面部、身体用深色晕染。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8929 › 素材库 - 素材
大型住宅院落:在《法华经 譬喻品》中画有大型院落,图左侧院落的前面闢门,院内分为三进,前院有堂,中院有寝,后院有室或门屋,均在中轴线上,堂的左右是厢房。前堂后寝中分别坐男女主人及仆役多人,概括地表示了古代宗法社会中住宅布局及使用情况。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009 › 素材库 - 素材
西夏踏碓:农夫头裹布巾,穿交领短衫裤,着麻鞋,手扶架杠,正用一只脚踏动杆板舂米。踏碓使用了能自由活动的轴木,当人踏动杆板时,轴木随着横板灵活转动,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舂米效率。这种舂米器械同中原地区的完全一样。石臼旁放置簸箕等用具。图的左上部有盘盛着的瓜果,它是瓜州的特产。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603 › 素材库 - 素材
牢狱图:观音经变中说,有罪的人只要诚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即可得解脱。图中反映了盛唐时期敦煌官府所使用的刑具和监狱监禁罪犯的情景。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909 › 素材库 - 素材
这身伎乐天聚精会神双手持小锤敲方响。方响置于毯上,长方形板块斜面悬置在方架横梁上,上下两排,每排八块,共十六块。在唐代,方响主要用于宫廷燕乐,民间很少使用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667 › 素材库 - 素材
摇橹帆船:这是观音救难故事中所绘另一幅小帆船。船上载客四人并摇橹船夫一人;船舱从头到尾都绘有横向隔板,表现出船的结构情况及其坚固和耐用。这类小木船很有代表性,其构造与至今仍普遍使用的江河小船近似。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008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