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变:《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耀宝经》或(入楞伽经》,梵文原本形成于古印度笈多王朝時期(公元4~6世纪)·属于中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于公元5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先后共有四种译本流行1北凉昙无乘译《楞伽经》四卷已佚2南朝刘宋元嘉二年(公元443年)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今存3北魏延昌二年(公元513年)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經》十卷今存4唐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宝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今存“楞伽”,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4546 › 素材库 - 素材
禅僧内著赭色僧祗支,外披蓝缘间色条纹袈裟,坐在胡床上结跏入定。胡床来自中亚地区,魏晋以后逐渐传入中原。胡床和筌蹄是改变中原习俗,为汉装带来深刻变革的重要生活用具。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797 › 素材库 - 素材
僧人苦修的草庵:在野外结草庵修持的方式,是从中亚传入中国的,此图反应佛教东传对中国的影响。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467 › 素材库 - 素材
殿阙式塔:这是北朝仅有的一幅用建築作为背景的佛说法图。双阙之间为殿堂,是汉画像中常见的建築形象,而殿顶之上所置窣堵波又源于印度。这种中外合璧的建築形象,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外建築形式相互融合的过程。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9836 › 素材库 -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