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与张骞出使西域;2.释迦浣衣池与晒衣石;3.佛图澄之神异事迹;4.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5.康僧会感应故事,下部画菩萨七身。
北壁西侧上部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共由4组画面组成,呈“凹”字型排列,每个画面旁均有清晰榜题,表现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1、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殿堂,内有两个站立的佛像,殿堂正面额匾上有“甘泉宫”三字,下方画帝王、臣属持香炉或笏拜谒。2、皇帝骑在马上,左右臣属八人,一人手持曲柄华盖。张骞持笏跪拜辞别,后有从者持节牵马。3、张骞行进在途中。4、远处有一城郭,二和尚立于门外,城内有佛塔。此幅出使图中,张骞一行乘骑半藏山后,表现了山重水复的效果,体现出张骞等人的艰辛,情节、环境相互映衬。
北壁中上部偏西侧画佛陀洗衣池和晒衣石圣迹故事。1、释迦摩尼右手提袈裟立于水边。2、有天女从天空飘飘而降,准备替佛陀清洗袈裟。3、方石旁有一个不信佛教的外道婆罗门,赤裸上身,光着脚,跳踩和弄污方石。4、石上有乌云,云中雷神正击鼓鸣雷。5、方石的右下角再画婆罗门被雷电击毙。6、方石的另一侧有两位天女正在洗石。
北壁中上部偏东侧画高僧佛图澄的故事,以上中下三组画面表现佛图澄的神异事迹,上画佛图澄立于七层塔前,合十向人们解说塔檐的风铃声音有异,指出这是不详之兆,预言石虎和石韬将要火并。中间画一帝王,上有华盖,坐在胡床上与臣属观看僧人施法,这个场面是佛图澄为石虎说法时,幽州四城门起火,佛图澄使神力用酒灭火的情景。左下画一僧人赤裸上身,坐在水池边,正在洗肠的情景,据《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记载,澄左乳旁有一孔,有时肠从中出,或以絮塞孔。夜欲读书,辄拔絮,则一室洞明,又斋日辄至水边,“引肠洗之,还复内中”。
北壁佛图澄故事右下角画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阿育王是公元三世纪中印度摩揭陀国国王,笃信佛教,大造佛塔。画面画一帝王率臣属礼拜六塔,下跪者是阿育王,由于该塔是外道之塔,受不起信佛教的阿育王一拜而倒塌。
北壁东侧上部画康僧会故事。康僧会是三国时代的高僧,主要在江南弘扬佛法,在佛教南传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故事由四组画面表现:1、画康僧会坐鼓帆小舟,顺风而行下江南来到东吴。2、最下面画一帝王向僧人跪拜合十,表示孙皓下跪迎接穿袈裟的康僧会。3、中间画一大帐,账内莲座上舍利放光芒,账外帝王与僧人作谈论状。表示吴人本不信佛教,吴王孙权召康僧会问佛有何灵验,康僧会遂以神力获舍利,光明四射,吴王乃信,立建初寺。4、画一寺院,院外僧人观看并有人运送木料,当为建初寺修造的情景。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323 › 资源库 - 壁画
这是根据《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画的巨型壁画,主题为七身药师佛。他们的身边有日光、月光菩萨、还有十二员药叉神将,保护众生免于苦难。在药师佛的前面,中华登楼‘西域灯轮并出,灯火辉煌,展现出规模巨大的舞乐场面。 二十把八人组成的乐队,有不同肤色民族乐工,演奏着中原、西域的乐器。中间的灯楼座下,题有墨书发愿文“贞观十六年岁次壬寅奉为大云/寺律师道弘法师口奉口/……”。这是敦煌初唐壁画中最早的纪年。 画面下部中间,画著名的胡旋舞。北壁东方药师变下部的乐舞场面,用中间的灯楼为界, 分为左右两组,各有一对舞者,东侧素裹白裙,西侧穿锦 衣石榴裙,均在小圆毯上急速旋舞,应该是典型的胡旋舞。两边除乐队外,还画有二菩萨正在燃点树形七层药师灯轮。 灯火辉煌,更增添了歌舞欢乐的气氛,烘托了东方药师净土。这是敦煌壁画中最美妙的乐舞图之一。
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20 › 资源库 - 壁画
七层灯楼:灯楼是临时性建築小品。壁画中的灯楼平坐出于水中,上建七层灯楼,层层满布灯烛,装饰极为富丽。直至20世纪初每逢正月十五日,在敦煌城中心还搭建多层的灯楼,楼前张挂佛画,名为“鳌山灯”。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6654 › 素材库 - 素材
五十一面千手观音:累头共十层,五十一面成宝塔状。观音头上有七层宝塔三座,正上方塔中坐一化佛,佛光内有承露盘,盘中宝珠现须弥山,山顶绘忉利天宫。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10602 › 素材库 - 素材
药师经变下部绘有僧斋供养:画面绘一庭院中,竖起高大的幡杆,上悬挂五色续命神幡,迎风招展,院内立七层灯轮,灯火齐明,庭院的堂屋中供奉着药师佛像,偏房内僧人结跏而坐,庭院当中,设有巨大的案桌,上面备有各种食物和衣服卧具等用品,厨师在灶前准备食物,仆人来往奔走,把食物和衣服等物品奉献在药师佛和僧人的面前,以此设供斋僧的功德,祈求药师佛的保佑。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5706 › 素材库 - 素材
七重楼式塔:壁画描绘的是后赵时期僧人佛图澄的故事。据《晋书》说,佛图澄闻佛塔上的铃声,既知吉凶。图中画七层塔,实则是楼,楼顶为歇山屋顶,而没有塔刹相轮,连基本的佛教标志都去掉了。
https://ip.e-dunhuang.com/item.html?id=7785 › 素材库 - 素材